成语

导航

   当前位置:首页 > 词语

心情的词语|描写心情的词语|关于心情的词语|形容心情的词语

畅快

chàng kuài 解释 ◎ 畅快 chàngkuài[be free from inhibition; carefree] 轻松愉快 引用解释 1.舒畅快乐。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十七回:“伏乞宸断,将 京 等一干党恶人犯,或下廷尉,以示薄罚,或致极典,以彰显戮……庶天意可回,人心畅快,国法以正,虑患自消。” 清 吴炽昌 《客窗闲话续集·一技养生》:“其僕亦有时来,皆 楚 囚相对,非復从前畅快矣。” 魏巍 《东方》第三部第一章:“每逢大妈心情不好的时候,跟 小契 谈谈,就觉得畅快一些。” 2.指使舒畅快乐。 元 高文秀 《渑池会》第四折:“若自伤损相残暴,则恐怕倾頽了 赵国 ……我则怕畅快了 秦 朝。” 3.尽兴;尽情。《老残游记》第一回:“又在西花厅上,搭了一座菊花假山,今日开筵,明日设席闹的十分畅快。” 巴金 《新生·四月十九日》:“我扑倒下去,把头放在她底怀里,孩子似地畅快地哭起来。” 叶圣陶 《城中·微波》:“ 忆云 这才遇到了母亲似地,在他怀中依贴个畅快。” 4.直爽;直率。 柳青 《铜墙铁壁》第十八章:“这团长是这么一个精干畅快的人,他说话是那么明确肯定。” 梁斌 《播火记》四:“晚上你要好好跟 大贵 说话,要畅快点,他是个梗直人,刚性子脾气!”

沉痛

chén tòng 解释 ◎ 沉痛 chéntòng[grief;remorse;be deep in sorrow] 深切的悲痛 他心情十分沉痛 ◎ 沉痛 chéntòng[bitter] 深刻而令人痛心 应该接受这个沉痛的教训

称心如意

chèn xīn rú yì 解释 ◎ 称心如意 chènxīn-rúyì [satisfactory;to one's heart's content] 事与愿和,极为满意 称心如意的爱畜是一只使主人和客人都不讨厌的动物 引用解释 完全合乎心意。 宋 朱敦儒 《感皇恩》词:“称心如意,賸活人间几岁?洞天谁道在、尘寰外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九回:“这件事交给姐姐,保管你称心如意。” 杜鹏程 《在和平的日子里》第四章:“这里测量,那里修路,混来混去没有办成一宗称心如意的事情。”

垂头丧气

chuí tóu sàng qì 解释 ◎ 垂头丧气 chuítóu-sàngqì[dejected] 低着头无精打彩的样子。形容受到挫折而沮丧 引用解释 1.形容失望懊丧的样子。 唐 韩愈 《送穷文》:“主人於是垂头丧气,上手称谢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一○四回:“﹝ 贾芸 ﹞要进园内找 宝玉 ,不料园门锁着,只得垂头丧气的回来。” 梁斌 《红旗谱》二四:“为了营救 运涛 , 江涛 又上省政府跑了一趟,结果又垂头丧气地走回来。” 2.形容禾苗枯萎,没有生气。 沙汀 《困兽记》十二:“但当走出郊外,因为目所能见的只有赤热耀眼的太阳,以及垂头丧气的禾苗的时候,他的容忍可崩溃了。” 孔厥 《新儿女英雄续传》第三章:“田野里,庄稼都晒得垂头丧气,沟里的水都干涸了。”

春风得意

chūn fēng dé yì 解释 ◎ 春风得意 chūnfēng-déyì[ride on the crest of success] 原指考取进士,现在形容心情欢畅,洋洋自得 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——孟郊《登科后》 引用解释 1.在春风轻拂中洋洋自得。旧指读书人考中后的得意心情。 唐 孟郊 《登科后》诗: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 长安 花。” 元 乔吉 《金钱记》第四折:“我见他春风得意 长安 道,因此上迎头儿将女壻招。” 2.形容官运亨通或事情办成功,达到目的时得意洋洋的情态。 欧阳山 《柳暗花明》一○五:“他刚刚升了县长,本来是可以期望青云直上,春风得意的。” 吴祖光 《闯江湖》第二幕:“春风得意的 李司令 身穿西装。”《花城》1981年第4期:“就在 者香 被提拔,春风得意之时, 者慧 晒得黑黑瘦瘦从部队回来了。”

从容不迫

cóng róng bù pò 解释 ◎ 从容不迫 cóngróng-bùpò[unhurried] 行止舒缓得度,无急迫之态 引用解释 不慌不忙,沉着镇静。 魏兰 《浙案纪略原序》:“当其临事之时,从容不迫,颜色不变,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。” 艾芜 《人生哲学的一课》:“铺面卖茶的一家鸡毛店里,我从容不迫地走了进去。”

胆怯

dǎn qiè 解释 ◎ 胆怯 dǎnqiè[timid;cowardly;be afraid of one's own shadow;have a yellow streak in sb.] 胆量小;畏缩;害怕 引用解释 胆小畏缩。 唐 陆龟蒙 《采药赋》:“如防胆怯,空屏宜画魁堆。”《古今小说·木绵庵郑虎臣报冤》:“ 贾似道 料定 恭宗 年少胆怯,故意将 元 兵消息,张皇其事,奏闻天子。” 清 沉复 《浮生六记·闺房记乐》:“余知 沧浪亭 畔素有溺鬼,恐 芸 胆怯,未敢即言。” 瞿秋白 《乱弹·世纪末的悲哀》:“越是叫得响,越是因为他们的胆怯。”

胆战心惊

dǎn zhàn xīn jīng 解释 ◎ 胆战心惊 dǎnzhàn-xīnjīng(1) [horribly frightened;be panic-stricken;have one's heart in one's boot] 战:通“颤”,发抖。形容害怕之极 三藏见说又胆战心惊,不敢举步。——《西游记》 (2) 亦作“胆颤心惊” 引用解释 形容非常害怕。《西游记》第五八回:“那獼猴闻得 如来 説出他的本象,胆战心惊,急纵身,跳起来就走。” 碧野 《富春江畔·“冰壶”与“双龙”》:“我们沿着洞壁往下走,手扶栏杆,探步石级,胆战心惊。”

大失所望

dà shī suǒ wàng 解释 ◎ 大失所望 dàshī-shuǒwàng[great disappointed] 所望:原来的期望。指希望落空,很失望 这个企业曾使我们当中对它抱有很大希望的那些人大失所望 引用解释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。语本《史记·高祖本记》:“ 秦 人大失望。”《旧五代史·汉书·李守贞传》:“ 守贞 以诸军多曾隶於麾下,自谓素得军情,坐俟叩城迎己,及军士詬噪,大失所望。”《警世通言·乐小舍拼生觅偶》:“ 乐和 大失所望。” 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三:“﹝ 陆氏 ﹞以为状元皆美少年,欣然愿嫁。结婚之夕,於烛下见先生年貌,大失所望。” 叶圣陶 《城中·晨》:“群众大失所望,圈子便松开了些。”

得意

dé yì 解释 ◎ 得意 déyì[proud of oneself;complacent;revel in] 满意,感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 得意的男孩 十二分得意 引用解释 1.领会旨趣。《庄子·外物》:“言者所以在意,得意而忘言。”《列子·仲尼》:“得意者无言,进知者亦无言。” 宋 孔平仲 《续世说·捷悟》:“动若骋材,静若得意。” 明 沉鲸 《双珠记·风鉴通神》:“义理一原须得意,知行两字在潜心。” 2.犹得志。《管子·小匡》:“ 管仲 者,天下之贤人也,大器也。在 楚 ,则 楚 得意於天下;在 晋 ,则 晋 得意於天下,在 狄 ,则 狄 得意於天下。”《史记·六国年表》:“ 秦 既得意,烧天下《诗》《书》、诸侯史记尤甚,为其有所刺讥也。” 唐 韩愈 《潮州刺史谢上表》:“东巡 泰山 ,奏功皇天,具著显庸,明示得意。” 清 魏源 《圣武记》卷十:“天子方举西巡狩之典,幸 五臺 ,示得意。” 刘绍棠 《乡土与创作》:“后来少年得意,一帆风顺。” 3.称心,满意。今亦指骄傲自满,沾沾自喜。 汉 刘向 《列女传·黎庄夫人》:“ 黎庄夫人 者, 卫侯 之女, 黎庄公 之夫人也。既往而不同欲,所务者异,未尝得见,甚不得意。”《新唐书·柳公权传》:“尝书京兆 西明寺 《金刚经》,有 钟 、 王 、 欧 、 虞 、 褚 、 陆 诸家法,自为得意。” 宋 苏轼 《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》诗之二:“得意诗酒社,终身鱼稻乡,乐哉无一事,何处不清凉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三一回:“你凡事攛唆,是他个得意的好徒弟,你不救他,又寻 老孙 怎的?” 赵树理 《小二黑结婚》十二:“﹝ 小芹 ﹞过门之后,小两口都十分得意,邻居们都说是村里第一对好夫妻。” 魏巍 《东方》第六部第十三章:“ 陆希荣 得意地笑了笑,说:‘不瞒你说,我现在是西北潘记皮毛公司的副总经理。’” 4.指及第。 唐 赵氏 《闻夫杜羔登第》诗:“良人得意正年少,今夜醉眠何处楼。” 明 陈汝元 《金莲记·偕计》:“期尔香浮曲水,夸得意於春风。” 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释谚·得意》:“ 越 人以试雋为得意。”参见“ 春风得意 ”。

得意忘形

dé yì wàng xíng 解释 ◎ 得意忘形 déyì-wàngxíng[slap-happy be lost in exhilaration] 因心意得到满足而高兴得失去常态 引用解释 1.《晋书·阮籍传》:“嗜酒能啸,善弹琴。当其得意,忽忘形骸。”谓因高兴而物我两忘。后以“得意忘形”形容高兴得失去常态,忘乎所以。 元 鲜于必仁 《折桂令·画》曲:“手掛掌坳,得意忘形,眼兴迢遥。”《官场维新记》第六回:“ 袁伯珍 弄得得意忘形了。” 沙汀 《在祠堂里》:“当他向他的同事问询了几句以后,他就更加嚷叫得口沫乱飞,显出一种得意忘形的神态。” 2.谓取其精神而舍其形式。 宋 欧阳修 《试笔·李邕书》:“余虽因 邕 书得笔法,然为字絶不相类,岂得其意而忘其形者邪?”

得意洋洋

dé yì yáng yáng 引用解释 亦作“ 得意扬扬 ”。 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。语本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:“意气扬扬,甚自得也。”《说唐》第六五回:“ 程咬金 得意洋洋,好不快活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八回:“再合那些家丁们比试了一番,一个个都没有胜得他的,他便对了那先生得意洋洋卖弄他那家本领。” 郑振铎 《漩涡》:“刚才我看见他和 胡宗预 从教务室出来,得意扬扬的,公然的扬言道,某某人是去定的了。”

动人心弦

dòng rén xīn xián 解释 ◎ 动人心弦 dòngrénxīnxián[move sb.'s heart;pull at sb.'s heartstrings;come to sb.'s heart] 指因受感动而内心引起共鸣。也说“扣人心弦” 引用解释 形容使人十分激动。 徐迟 《长江大桥的美是社会主义的美》:“许多动人心弦的建筑物呢?还只在蓝图上。” 魏巍 《依依惜别的深情》:“这些动人心弦的赠礼,使得另一些战士们难熬了。”

烦恼

fán nǎo 解释 ◎ 烦恼 fánnǎo(1) [be vexed;be worried;be annoyed;be irritated]∶烦闷苦恼 自寻烦恼 (2) [bother;disturb]∶烦扰 那伙鸟男女来烦恼南旺营。——《荡寇志》 引用解释 1.佛教语。谓迷惑不觉。包括贪、嗔、痴等根本烦恼以及随烦恼。能扰乱身心,引生诸苦,为轮回之因。见《唯识论》卷六。《百喻经·五人买婢共使作喻》:“五阴亦尔,烦恼因缘合成此身。而此五阴,恒以生老病死无量苦恼搒笞众生。” 南朝 梁武帝 《净业赋》:“抱惑而生,与之偕老;随逐无明,莫非烦恼。”《坛经·般若品》:“凡夫即佛,烦恼即菩提。前念迷即凡夫,后念悟即佛。前念著境即烦恼,后念离境即菩提。” 明 刘元卿 《贤奕编·仙释·道无明晦》:“实性在凡不减,在圣不增;住烦恼而不乱,居禪定而不寂。性相如如,名之为道。” 2.忧愁苦闷。 唐 孟浩然 《宿天台桐柏观》诗:“愿言解缨紱,从此去烦恼。” 宋 欧阳修 《蝶恋花》词之一:“酒入横波,困不禁烦恼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四回:“ 玄德 自没了 甘夫人 ,昼夜烦恼。” 闻一多 《红烛·时间底教训》:“昨日的烦恼去了,今日底还没来呢。” 3.担心;挂虑。《警世通言·三现身包龙图断冤》:“只因这箇人身上,我只替押司娘和 小孙押司 烦恼!” 碧野 《没有花的春天》第二章:“老地主还是在烦恼着怎样来祭塔的那一回事。” 4.犹打扰。《警世通言·三现身包龙图断冤》:“媒婆道:‘押司娘烦恼!外日不知,不曾送得香纸来,莫怪则箇!’”

发怒

fā nù 解释 ◎ 发怒 fānù[flare up;infuriate;get angry] 动怒,生气 她因为最微不足道的事而发怒 引用解释 1.动怒,产生怒气。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:“人之性有侵犯则怒,怒则血充,血充则气激,气激则发怒,发怒则有所释憾矣。” 唐 卢仝 《月蚀诗》:“帝见 尧 心忧,勃然发怒决洪流。”《说唐》第五二回:“大王不消发怒,待妾明日出阵,擒拿 尉迟恭 来。” 鲁迅 《故事新编·铸剑》:“他常常要发怒;一发怒,便按着青剑,总想寻点小错处,杀掉几个人。” 2.形容水因受阻或震荡而上涌;亦形容火旺盛猛烈。《文选·枚乘<七发>》:“沌沌浑浑,状如奔马。混混庉庉,声如雷鼓。发怒庢沓,清升踰跇。” 李周翰 注:“发怒,激涌也。” 晋 潘尼 《火赋》:“其扬声发怒,则雷霆之威也。明照远鉴,则日月之暉也。”

烦躁

fán zào 解释 ◎ 烦躁 fánzào[be fidgety;be agitated] 烦闷焦躁 心情烦躁 引用解释 1.烦闷急躁。《易·繫辞下》“躁人之辞多” 唐 孔颖达 疏:“以其烦躁,故其辞多也。” 宋 范仲淹 《与知郡职方书》:“切少烦躁,损气伤神,益为灾矣。” 明 高攀龙 《高子遗书·初谒语》:“若因欲速而至烦躁,反是累心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十四:“ 吴荪甫 忽然烦躁起来,用劲地摇一摇头。” 2.中医谓内热口干、手足扰动之症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心热烦躁,便数憎风。”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·烦躁》:“伤损之证,烦躁而面赤,口乾作渴,脉洪大按之如无者,宜用当归补血汤。”

愤愤不平

fèn fèn bù píng 解释 ◎ 愤愤不平 fènfèn-bùpíng[be indignant;feel aggrieved;with bitter complaint] 心中不服,为之十分气恼 引用解释 心中不平,为之十分气愤。《古今小说·游酆都胡母迪吟诗》:“枢密使 韩世忠 愤愤不平,亲诣 檜 府争论,俱各罢斥。”《隋唐演义》第三三回:“ 令狐达 争不过 叔谋 ,愤愤不平,只得自回衙宇,写本题奏去了。” 陈登科 《赤龙与丹凤》第一部七:“ 宋蚒 听到这些愤愤不平的议论,只好把鼻子一捏,再也不提了。”

愤怒

fèn nù 解释 ◎ 愤怒 fènnù[anger;wrath;fury;indignation] 非常气愤(激动到极点) 引用解释 因极度不满而情绪激动。《汉书·魏相传》:“争恨小故,不忍愤怒者,谓之忿兵,兵忿者败。”《南史·檀道济传》:“ 道济 见收,愤怒气盛,目光如炬,俄尔间引饮一斛。乃脱幘投地,曰:‘乃坏汝万里长城!’”《资治通鉴·后晋齐王开运二年》:“军士皆愤怒,大呼曰:‘都招讨使何不用兵,令士卒徒死?’” 明 方孝孺 《与友人论井田书》:“且 王莽 之乱,非为井田也,欺 汉 家之老母而夺其璽,称制於海内,海内之人愤怒,思剖其心而食之,故因变奋起。” 鲁迅 《华盖集·杂感》:“勇者愤怒,抽刃向更强者;怯者愤怒,却抽刃向更弱者。”

感激

gǎn jī 解释 ◎ 感激 gǎnjī(1) [feel grateful;be thankful]∶因为别人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有好感 感激不尽 我把电话打通了,他感激地谢了我。——《小桔灯》 (2) [gratitude]∶对于施恩者怀有热烈友好的感情,促使人去报答恩情 感激施舍 (3) [be moved and inspired]∶感动奋发 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咨臣以当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驱驰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 引用解释 1.感奋激发。 汉 刘向 《说苑·修文》:“感激憔悴之音作而民思忧。”《后汉书·列女传·许升妻》:“ 升 感激自厉,乃寻师远学,遂以成名。” 宋 吴曾 《能改斋漫录·议论》:“天下之事,多成于贫贱感激之中,或败於富贵安乐之际,理无可疑也。” 2.引申指激动,有生气。 唐 杜甫 《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》序:“﹝ 张旭 ﹞自此草书长进,豪荡感激。” 清 谭献 《<明诗录>序》:“言不期深而自然感激,文不期工而吐于高亮。” 3.衷心感谢。《宋书·范晔传》:“又有 王国寺 法静尼 亦出入 义康 家内,皆感激旧恩,规相拯拔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七九回:“ 韩存保 感激无地,就请出 党世雄 相见,一同管待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栖真》:“多谢收留,感激不尽。” 老舍 《善人》:“她只能去为别人服务,可是谁感激她,同情她呢?”

感激涕零

gǎn jī tì líng 解释 ◎ 感激涕零 gǎnjī-tìlíng[shed grateful tears;be moved to tears of gratitude] 感动之深,以致哭泣下泪 感激涕零,矢志不弍。——曾文正公《奏稿》 引用解释 感激得掉下眼泪。形容非常感激。 宋 黄庭坚 《谢黔州安置表》:“罪深责薄,感激涕零。”《镜花缘》第九五回:“及至治好,不将小弟送还,更有深意。至今谈起,犹令人感激涕零。” 鲁迅 《两地书·致许广平十九》:“你如有议论,敢乞源源寄来,不胜荣幸感激涕零之至!”

首页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尾页

你可能需要

阅读()